慢性吗啡处理及戒断后大鼠前额皮质、海马和杏仁核中Parvalbumin的表达变化 |
作者:李明波[1] 童建斌[1] 黄良[1] 吴松[2] 卢若煌[3] 安如俊[4] 罗学港[1] |
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神经生物学系,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骨科,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湘雅医学院2004级,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护理部,长沙,410013 |
关键词:吗啡成瘾 小白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
分类号:R3 |
|
出版年·卷·期(页码):2007·23·第四期(1-1) |
摘要:
|
为了观察慢性吗啡处理及戒断后大鼠前额皮质、海马和杏仁核中parvalbumin(PV)的表达变化,为其功能的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本实验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吗啡依赖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吗啡依赖组大鼠腹膜腔注射吗啡,2次/d,起始剂量为5 mg/kg,逐日递增5 mg,至第10 d为50 mg/kg;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于末次注射后动物分别存活3 h、3 d和14 d.用免疫组化方法和相对平均灰度值检测前额皮质、海马和杏仁核内PV的表达.结果显示:在生理盐水处理组各存活时间点,前额皮质、海马和杏仁核内PV的表达相同.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3 h时海马和杏仁核内PV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但前额皮质内PV的表达减少.第3 d时,海马CA1、CA3、CA4、齿状回和杏仁核内PV的表达减少,但CA2区PV表达继续增加,而前额皮质的表达开始恢复.至第14 d时,CA2区PV的表达开始恢复,但CA1、CA4和杏仁核内PV的表达又开始增加,明显高于第3 d组(P<0.05).以上结果提示慢性吗啡处理及戒断后PV的表达具有区域特异性和时相特异性;这种变化在戒断早期可能主要与躯体依赖相关,而戒断晚期主要与精神依赖相关. |
|
参考文献:
|
|
服务与反馈:
|
【文章下载】【发表评论】【查看评论】【加入收藏】
|
提示:您还未登录,请登录!点此登录 |
《神经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地址:(710032)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电话/传真:029-83283229 E-mail:chinjna@fmmu.edu.cn
2017年版权属于神经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