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基础与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
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首页期刊介绍编 委 会电子期刊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在线留言旧系统编辑登录旧系统审稿
公告栏:
嗅鞘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轴突再生及后肢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朱振东[1] 李绍波[1] 周雪[1] 张林[2] 章为[1] 毕文杰[1] 丁艳[1]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组织胚胎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法医遗传学教研室,成都,610041
关键词:半横断损伤 后肢功能 轴突再生 嗅鞘细胞 脊髓  
分类号:R3
出版年·卷·期(页码):2008·24·第三期(1-1)
摘要:
为了对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轴突再生及后肢功能恢复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本实验采用22只雌性成年SD大鼠,并随机分成A、B、C、D 4组.其中A、B、D组行左侧T11~T12节段脊髓半横断手术,然后A组移植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悬液;B组移植DMEM/F12培养液;D组移植核荧光试剂(Hoechst33342)标记的嗅鞘细胞,用于鉴定嗅鞘细胞在体内的存活情况;C组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后6周内,对大鼠进行BBB评分、IP斜板试验并观察皮质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te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的潜伏期.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注射到横断面尾段脊髓,逆行追踪观察横断面头段脊髓及对侧中脑红核内HRP逆标细胞数,并观察左侧后肢小腿三头肌肌细胞横截面积及直径的变化.结果显示:(1)移植后的OECs数量未见明显减少,细胞核形态较好,细胞未向头、尾侧迁移;(2)移植3周后BBB评分及IP斜板,试验A、B组较C组明显低(P
参考文献:
服务与反馈:
文章下载】【发表评论】【查看评论】【加入收藏
提示:您还未登录,请登录!点此登录
 
友情链接  
《神经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地址:(710032)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电话/传真:029-83283229   E-mail:chinjna@fmmu.edu.cn
2017年版权属于神经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ISSN:1000-7547 CN:61-1061/R  陕ICP备09019675号

本系统由北京博渊星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电话:010-6336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