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RAGE、分泌型RAGE的表达 |
作者:么晓轶 李颖 |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院干部三病房,哈尔滨,150086 |
关键词:脑缺血 糖基化终产物 RAGE |
分类号: |
|
出版年·卷·期(页码):2013·29·第四期(1-1) |
摘要:
|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分泌型RAGE、缺血脑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RAGE的表达.方法:本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2h后再灌注12 h、24 h、48 h组,共四个实验组,每组20只健康成年大鼠,雌雄不限.应用单侧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作局灶型脑缺血模型,脑缺血2h后再灌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分泌型RAGE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脑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的变化,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RAGEm-RNA.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清分泌型RAGE水平下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脑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量与假手术组比较,呈增高趋势,再灌注24h时,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蛋白表达达高峰,再灌注48 h时,表达有所下降.统计学分析提示再灌注24 h组、48 h组分别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而两组之间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原位杂交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48 h组缺血脑组织RAGEmRNA阳性细胞数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的表达升高,而分泌型RAGE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中的含量及脑组织内的表达均下降.上述变化可能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
|
参考文献:
|
|
服务与反馈:
|
【文章下载】【发表评论】【查看评论】【加入收藏】
|
提示:您还未登录,请登录!点此登录 |
《神经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地址:(710032)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电话/传真:029-83283229 E-mail:chinjna@fmmu.edu.cn
2017年版权属于神经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
|